5月20日是第34届中国学生营养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”。
孩子的身高正常吗?营养跟得上吗?发育正常吗……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。
如果孩子出现身高低于同年龄、同性别正常身高标准参照值,就可能是生长迟缓。这反映了长期膳食营养失衡,是营养不良的一种类型。
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》显示,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4.8%,6~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.7%;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率要高于城市。
生长迟缓不仅会降低儿童的疾病抵抗力,而且会增加成年后发生超重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为了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率,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,今年1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《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(2023年版)》,从食物选择和食养方面,为改善儿童生长迟缓提出了相关建议。
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,应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。做到食物多样,每餐的食物要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、畜禽鱼蛋、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;每天的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,每周25种以上。注重同类食物互换,丰富食物品种,让食物的颜色和品种互相搭配、丰富多彩。
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要在平衡膳食基础上,选择高营养素密度食物。适当增加瘦肉、水产品、禽类、蛋类、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。每天食用奶及奶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,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。同时,吃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。
合理安排每天的膳食。2~5岁儿童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;6~17岁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,注意吃好早餐。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,也不要过度节食;合理选择零食,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,足量饮水。
父母和学校要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新鲜、卫生的食物,多选择性质平和、易于消化、健脾开胃的食物;合理烹调食物,多选择蒸、煮、炖等烹调方式,少用煎、炸、烤。对于低年龄段儿童,食物大小和软硬要适宜儿童咀嚼。也要鼓励儿童尝试新食物,引导儿童专心进食,营造温馨的进餐环境。
合理有效的中医食养对儿童生长迟缓具有辅助预防和改善的作用。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,遵循中医食养原则。“因人、因地、因时”进行食养,针对生长迟缓不同证型,膳食中加入适宜的食药物质;根据各地地理环境特点、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,选择适宜的食物;关注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,遵循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的原则。
除了进行食养,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,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,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,强壮骨骼和肌肉,促进生长发育。
儿童青少年可通过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,如跳绳、篮球、游泳等,结合传统健身方式,如八段锦、五禽戏、武术等,来进行身体活动。
建议2~5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达到3小时,其中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,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。6~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,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,每周还应有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/或骨健康的运动,如拔河、跳远等。培养儿童青少年具备至少1项运动技能,鼓励用游戏形式吸引他们参加运动。
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。睡眠不良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,要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,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。
2~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~13小时,其中午睡时间为1~2小时;6~12岁儿童应为9~12小时;13~17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~10小时。
此外,学校和家长要定期测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,评估饮食、运动、睡眠和心理状况,开展针对性的指导,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