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研讨交流 诸妍玲:我们常谈“儿童视角”,是基于幼儿的需求和兴趣来开展活动,而打破以往以教师组织为主的活动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,教师在活动中的介入和指导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,能够帮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水平上得到一定的积累提升。 孙芊轶:评价方式要多样化。比起直接直接介入,间接介入更适宜。间接介入是指通过隐性的指导策略,帮助幼儿提升表演能力。如通过活动前的回顾,“上一次表演中,***小朋友的表演大家很喜欢,是为什么呢?”帮助幼儿梳理出好的表演方法,从而提升自己的已有经验。如绘本表演中,语言很清楚完整,加上生动的表情、动作,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在完整,还在有序、清楚、生动,能够运用常见的形容词,这些都是在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出的。表演中,通过小主持邀请同伴间的评价投票,“你觉得他的表演怎么样?为什么?”同伴间的评价,可以看出幼儿的评价方式,在他人评价中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原有经验,这样的评价方式更直观。表演后,教师也可在活动室里进行总的回顾和评价,帮助幼儿梳理出表演的方法,从而帮助幼儿提升表演能力。 诸妍玲:艺术经验要深入化。幼儿对于艺术表演的经验不足,具有固定性。常常表现出的与室内的讲故事、表演区游戏大相径庭。因此教师的隐性支持在于丰富幼儿的艺术表演经验。除了同伴间的互相欣赏和评价。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、身边的人力资源,帮助幼儿拓宽艺术表演的形式,提升表演能力。如有机会带领幼儿前往太仓美术馆、大剧院,观看多样形式的艺术表演,让幼儿不仅停留在自己原有的水平,而是不断有新的表演形式融入。 孙芊轶:如“走秀”是幼儿喜欢的表演形式,但是由于艺术素养的不足,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、动作的表现力、与同伴合作的能力都存在困难。多媒体资源中的儿童走秀视频,可以为幼儿丰富相关经验,如模特是怎样走秀的?怎样更具表现力?可以在哪些地方摆pose……也可以请有特长的家长来为幼儿表演走秀,这样多途径地方式可以拓宽幼儿对于走秀的原有经验。 诸妍玲:通过对幼儿的隐性指导,能够利于幼儿丰富艺术经验。让幼儿不仅停留在自己的原有认知,而是通过各方资源的利用,帮助幼儿拓宽艺术视野,从而不断提升审美能力、音乐表现能力,从而才能体现户外艺术表演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价值。 孙芊轶:通过本次理论学习,让我们了解并梳理出了一些在户外表演时的策略。让我们的指导更有方向,在户外情境中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。
|